許多養殖戶受藥品廠家的誤導,不管水產動物患什么病,都用硫酸銅殺藻,用生石灰清塘,用季胺鹽消毒,認為價格便宜,結果貽誤了最佳治療時機。有的用戶用到一種效果好的藥,就像看到救命稻草一樣一直用,效果差了就加大藥量,直到不起效果為止。效果再好也要不同成分的藥交叉使用,避免產生耐藥性。
第二錯:水產動物發病才治病
許多養殖戶認為水產動物發病才治病,這種想法是完全錯誤的。發病是要經歷一個過程,一般水產動物發病經歷以下3個階段:潛伏期——前驅期——發展期。而我們看到的是發展期,用我們的話說就是已經危險癥狀,病入膏肓了,已經錯過最佳治療時機。一旦到了發展期,即使用藥,效果也會很差。因此還是要預防為主。
第三錯:品種越多,效果越好!
不是我們用藥的品種越多療效越好,那也是錯誤的。無論用什么藥物,要講究相輔相成,協同作用,我們開藥的同時要懂得藥理學,對癥下藥。有的藥物到一起會有拮抗作用,尤其是一些中藥,藥性不同就會起不到預期的效果。對不懂的藥不要放到一起同時使用。
第四錯:癥狀消失就不必用藥!
療效的周期是不固定的,用藥的輕重也是不固定的,我們要結合水產動物患病情況,要癥狀全部消失才停止用藥。
第五錯:只看主成分和含量!
目前中國生產水產動物藥品廠家管理不規范,其中市場上不乏有假冒偽劣產品坑害養殖戶。我們看主要成分和含量的同時也要選擇信譽度高的廠家,注重療效,其次再考慮價格。
第六錯:藥性越猛,效果越好!
并不是在短時間內取得較好的療效,就是好藥,這種想法是錯誤的,任何一種病都有一個療效期,我們在治療的同時要考慮水產動物能否承受。
第七錯:是什么病,就用什么藥!
很多養殖戶套用固定的處方模式,出現某種病就照搬處方開藥,這種想法是不對的,我們要結合實際情況,從水產動物養殖本身和當前水質環境考慮,對癥下藥,治標的同時也治本。
第八錯:新藥就是特效藥!
不是所有的新藥都是特效藥,很多新藥都是廠家換名炒作而來,換湯不換藥,真正有療效的產品是要投入相當大的經費,二流廠家的財力是不能滿足的,大多都是買原料簡單地復配和分裝而成,起不到他們鼓吹的特效。
第九錯:劑量越大,效果越好!
廣大養殖戶朋友認為,技術人員開的處方劑量不足而增加用量,造成肝臟等組織器官受損,甚至中毒。大家記住,是藥三分毒。
第十錯:單一用西藥或中藥治療
很多養殖戶朋友認為,用了西藥就不能用中藥,或者用了中藥就不能用西藥,這種相反也是錯誤的,其實,用中西藥治療效果很好,要掌握好一個度和配比,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治療效果。